擔心,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,這種情緒有時候為生活帶來幫助,因為擔心能增加工作或改變的動力,例如學生因為擔心考試分數,便會為此用功念書,所以擔心的情緒在某程度上對人有「保護作用」。然而事事過度擔心和焦慮,特別是沒有依據的過度焦慮,便可能是廣泛性焦慮症的徵狀。

■個案

事事擔憂苛索安撫 嚇走男友

小蝶今年28歲,在律師事務所擔任助理,與家人同住。她面對上司交代的工作總是戰戰兢兢,因為上司對她的工作效率不太滿意。小蝶一直不快樂,覺得生活裏要擔心的事沒完沒了,連衣著打扮上也擔心自己不夠得體、會否被同事或上司看不起;儘管小蝶在工作完成後總是一次又一次的檢查,依然很擔心出錯。

小蝶有一個交往半年多的男朋友,她特別煩心和男友的關係。如果男友早上起牀沒有WhatsApp聯絡,她會以為男友不在意自己;她每天也打好幾次電話給他,時常擔心男友是否愛她。拍拖初期,男友尚會花心思「安撫」小蝶的不安情緒,但日子久了,他因感到工作受影響,某次向小蝶提起此問題,小蝶即開始擔心他想分手,結果電話反而打得更頻繁。再過一陣子,男友工作特別忙,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小蝶,小蝶因此更不安,常和男友吵架。

終於有一天,男友於電話中提出分手,說小蝶已不再是剛認識時那個可以一起分享生活的人,反而讓他時時刻刻感到焦慮與壓力,也無法理解小蝶的感受。

屋漏兼逢連夜雨,翌日上司因為小蝶的工作效率不佳,決定解僱她。

4%港人中招 失眠頭痛影響交際

有廣泛性焦慮症(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)或者經常過度焦慮的人,會因為任何一件小事而引發過度的憂慮,並且會因為一件擔心的事而引發連鎖的擔心。他們擔心的事情並不僅限於特定範圍,他們亦無法控制自己擔心的想法。

在香港,大約每100人中,就有4個人有廣泛性焦慮症。在生活步伐急促、壓力大的社會,焦慮現象更是普遍。

過度擔心不同的事,會令患者無法集中注意力,並因而引發身體不適,例如肩頸僵硬、胸悶、頭痛或失眠,徵狀可能影響個人工作或學業。有時,這些憂慮需要其他人的協助或配合才能緩解,久而久之,更會影響到人際關係。如上述故事中的小蝶,因為擔心而不斷需要男友關注及安撫,並且因焦急而誤判了自己與男友的關係,導致感情生變。

易被誤當自我中心 引發衝突

有廣泛性焦慮症或者經常過度焦慮的人,在他人眼中很容易被歸類為難以相處的人。由於焦慮,時常尋求他人的安撫,或時常需要他人配合,會令人覺得「要求很多或很麻煩」;更多時候因為只專注在焦慮中,無法注意到他人的需求或反應,容易被視為「自我中心」。有些過度焦慮的人,亦容易因為焦慮無法紓緩,而錯誤地將不舒服的情緒歸咎於他人身上,從而引起衝突。如果無法意識到自我或他人的過度焦慮所引起的交際困難,則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及改善人際關係。

求助專業 打斷連鎖焦慮思維

過度焦慮或時常有焦慮情緒的人,可以向精神健康專業人員求助。專業人員可以藉認知治療,幫助他們學習挑戰焦慮背後不符合事實的想法。此外,當事人亦可以藉靜觀練習,打斷連鎖性的焦慮思維,並學習放鬆。

事事遷就於事無補 應重情緒支援

當家人或朋友出現過度、連鎖的焦慮,如果只是忽視或者敷衍了事,將可能引起當事人更多的擔心和緊張。然而,如果照單全收地把當事人的焦慮事件一一處理,不單最後會筋疲力竭,亦對解決焦慮問題於事無補。較有效的方法,是以理解和體諒的態度給予當事人情緒上的支持,而不是批判其錯處;另一方面,可以幫助或提醒當事人使用認知治療的技巧,拆解焦慮,例如以不帶挑釁的語氣,請當事人提出理據,以支持他所擔心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。除此之外,可以協助當事人回想以往他過分憂慮了的事件及事件的實際發展,目的是改變他擔心的想法。家人可協助當事人尋求專業人士的指導,學習靜觀(mindfulness)放鬆心情,以幫助當事人面對焦慮。

雖然,出現經常過度焦慮現象不一定便是廣泛性焦慮症,但因此而引起的生活問題亦不容忽視。因此,若發現自己或家人有這樣的狀况,實在需要好好面對,必要時應尋求專業協助。

文:張瀞文(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)

編輯:梁敏德

Credit: https://health.mingpao.com/%E7%84%A1%E6%A0%B9%E7%84%A1%E6%93%9A%E5%87%A1%E4%BA%8B%E6%86%82%E6%85%AE%EF%BC%9F-%E5%A4%9A%E7%90%86%E8%A7%A3%E5%B0%91%E6%89%B9%E5%88%A4-%E6%93%8A%E7%A2%8E%E5%BB%A3%E6%B3%9B%E6%80%A7%E7%84%A6%E6%85%AE/

靈魂覺醒旅程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